今年來,秀嶼區積極貫徹落實建設美麗莆田·社會治理2017年專項行動計劃的部署要求,圍繞年初區委提出的“一治理兩提升三過硬”(治理初信初訪;提升綜治“三率”水平、提升網格化管理服務水平;獎懲措施過硬、品牌創新過硬、隊伍建設過硬)政法工作目標,完善工作機制,打造品牌亮點,深化平安秀嶼建設,大力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在今年上半年全省公眾安全感測評中,該區群眾安全感率94.46%,居全市五個縣區第一名。在市綜治辦社會治理專項行動考核中,排名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鄉綜合執法和服務治理網格化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就“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作出具體部署。眼下,該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大力度,探索創新,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為建設美麗莆田和美麗秀嶼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完善機制 強化保障
“2016年度、2017年上半年群眾安全感率均位居全市五個縣區第一名;2016年縣區(管委會)綜治考評成績進入全市優秀行列;2017年網格化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并受到前來調研的上級領導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大期間和廈門金磚會晤信訪維穩工作有力有效……”在秀嶼區采訪時,該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取得的一連串成績,令人眼前一亮。
該區重視綜治領導責任制的落實,著力強化綜治責任分解量化,科學運用督導、考核、獎懲等措施,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使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切實擔負起維護一方穩定、確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責任。
“我們實行‘一周一例會、一月一督導、一季一推進’的常態化落實機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推進。”據秀嶼區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林志成介紹,通過責任分解量化明確黨政領導班子責任、黨政主要領導責任、分管綜治領導責任、班子其他成員責任,對綜治工作的方向、部署、督查情況、以及一些應急處置等工作做具體分解,便于推動各項工作。
責任清,獎罰明。該區印發《秀嶼區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獎懲實施辦法》,充分調動各級領導開展綜治工作的積極性。根據《辦法》,該區提高平安獎勵金標準,修改綜治懲罰類別,擴大平安應用范圍,將“平安單位”與績效考評相掛鉤;同時規定,獲評“平安單位”是本單位及其主要領導參加區級以上(含區級)評先評優或參評“文明單位”、黨建“先進單位”的前提條件。截至目前,該區共發出綜治提醒單11份,通報35份,綜治約談2份;扣發10%平安獎勵金共有4家8人次、扣發20%平安獎勵金共有1家2人次。
該區還進一步完善制度,確保工作成效。根據轄區的實際情況,秀嶼區政法委健全完善八大工作機制,即敏感時期安保維穩機制、綜治“三率”獎懲機制、“進村入戶”大走訪機制、社會治理網格化機制、治安巡防獎懲機制、綜治新媒體宣傳聯盟機制、“三級聯動”多元調處機制、社會群防力量機制,推動各項政法綜治平安工作的有效落實。在大走訪中,共收集群眾反映問題1238個,已解決1190個,平均問題解決率95.96%;“網格+智慧環保”的工作經驗在全市推廣;政法系統各微信平臺粉絲不斷上升,宣傳工作水平有力提升。
■打造品牌 展示亮點
近日,東莊派出所網格巡邏巡查隊員在東莊鎮西溫村路段巡邏時,發現在一棟舊房子里有人非法運輸、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甲醇。甲醇裝卸的噸位大,隨時都會發生危險事故。網格巡邏隊中隊長立即向東莊派出所報告。隨后,該所民警趕赴現場,將4名嫌疑人帶回派出所,并安排巡查員看護現場,保護群眾安全。
這種高效率的處置,得益于網格化管理平臺的創新舉措。今年以來,該區在落實建設美麗莆田·社會治理專項行動計劃中,把培育社會治理品牌擺上突出位置,形成了調解平臺多元化、社會治理網格化、善治典型多樣化三大品牌亮點。
今年1月份,區委政法委牽頭成立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中心,全面推行“多元調解、三級聯動”的調解方式,創新理念,整合各方資源,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區調處中心自成立以來,堅持“耐心調,必有解”的工作理念,獨創“三心”(真心、耐心、細心)工作法示范引領,精心組織,自加壓力,精準發力,回應關切。截至目前,共受理矛盾糾紛案件67起,已辦結50起,為農民工成功討回共計22多萬元工資款的勞資糾紛。
針對基層社會治理,區綜治辦聯合公安分局創新“統一指揮、分級管理、規模適度、無縫覆蓋”的秀嶼網格管理新模式,通過整合綜治、公安等12個部門資源,建設秀嶼區社會治理服務平臺,實現了“三網互通”(互聯網、公安網、政務網)、“四級呼應”(村居、片區、鎮、區中心呼應)、“五聯一體”(區、部門、鎮、村、單元網格聯通共享),創新開展了各項為民服務活動,大大提升了社會管理服務效能。目前,共設立1個區級中心、7個鎮級分中心、35個片區網格管理服務站、511個基礎單元網格,完成投資1496萬元,實現了全區網格全覆蓋。
扎實推進“四治一體”基層善治建設,區、鎮、村三級累計投入950萬元。培育出“一山一島一園六中心”,即大蚶山多元善治、平安模范筶杯島、埭頭鎮善治公園、引航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媽祖文化生態園善治活動中心、“幸福壹號”院善治活動中心、錦山善治活動中心、石前善治活動中心、月塘鎮社會評議中心等9個頗具影響的善治品牌。“守法誠信、生機活力、守望相助、溫情安寧”的善治生態在全區逐步形成。
林志成告訴記者,這三大品牌亮點成效明顯,多次得到省、市委政法委領導的肯定,全區社會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社會滿意度和群眾幸福指數顯著提高。
■多點發力 統籌推進
近日,秀嶼區毒品預防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又迎來了一群學生參觀。該基地投入建設資金300萬元,共有上下兩層,第一層是基地活動廳,第二層是基地展覽廳。展廳有“以史為鑒”“以禁為重”“以毒為戒”“以學為警”四個展區,并配備專職講解人員2名、兼職講解人員2名,全天候對外開放,接受外來參觀。
該區美麗莆田·社會治理2017年專項行動計劃涉及15項工作任務,秀嶼區毒品預防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是該區多點發力、統籌推進15項工作任務、超序時進度推進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在15項重點任務中,建設社會治安感知系統、創新健全反恐防暴機制、創新社會治安防控機制、矛盾調解指揮平臺、創新信訪事項處理機制、建設網絡輿情偵控系統、政法宣傳聯盟矩陣等7項配合市級或沒有具體指標的任務按序時推進相關工作;其他8項有指標的建設任務基本超序時進度推進。其中雪亮工程建設,全區已聯網監控5902路,新建高清探頭2451路,完成投資1225萬元。已建成21個法治公園,完成投資480萬元,年內超額完成建設任務。積極開展“六無六好”平安和諧村(社區)創建活動,全區共有148個村(社區)開展創建活動,實現創建活動全覆蓋。截至目前,創建達標的平安和諧村(社區)76個。大力發展平安志愿者隊伍,整合各類志愿者資源,如黨員志愿者、文明志愿者、職工志愿者、巾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地震志愿者、衛生志愿者加入平安志愿者隊伍,同時吸納老人協會、平安會員。截至目前,該區共有平安志愿者43501人,各項工作均超額完成任務。
一系列成效奏響了和諧安定民生曲,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安全感,共建平安秀嶼、和諧秀嶼、美麗秀嶼。(記者 傅梅香 通訊員 張萍)
本周多雨水 難得的舒適涼爽天兒
防治中小學生欺凌 舉報電話郵箱公布
田園為底色繪就致富“夢工廠”
2017年臺州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8.3%
殘疾人證管理出新規 審批權下放各縣市區
秀嶼區:創新社會治理工作
泰安兩站新增開4趟旅客列車
湘潭舉行《反恐怖主義法》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
網購家具風波
最不該被忽視的“無聲殺手”
我市“兩節”期間信訪穩定工作安排
天長高新技術企業已達75家
和縣文旅委:舉行文化協管員(文物保護員) 培訓會議
全市“河道警長制”工作現場會在射洪召開
仙游縣:出臺戶外廣告管理規定
梅縣區新民小學今秋將投入使用,新增學位1800個
廈門市“互聯網+”簡化商戶注冊登記 “放管服”推動商事制度改革
好男兒參軍報國!我省今年首批62名新兵啟程分赴部隊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重慶打響都市旅游“保鮮戰”
湖里:讓對口幫扶幫到點子上扶到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