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品往電子秤一放,斤兩及金額一目了然,消費者主觀感覺電子秤不像傳統的桿秤那樣好做手腳。但實際上,電子秤也存“貓膩”。6月上旬,溫嶺市場監管執法人員辦結了4件農貿市場經營者電子秤“作弊”案件,根據違法所得貨值分別對當事人處予罰款1200元、1200元、1200元及800元的處罰。
之前有市民投訴稱,溫嶺市太平街道某農貿市場內存在電子秤缺斤少兩的現象。“我在水產攤位買了1斤黃鱔,回家一稱發現只有9兩,這種短斤少兩的問題實屬消費欺詐,監管部門應該好好查一查。”投訴人張先生說。
接到案件交辦,太平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立即前往該市場,對所反映的事情進行核實。執法人員用標準砝碼對市場內攤販的電子秤做計量檢定,發現該市場內水產攤位存在電子秤計量“作弊”現象。執法人員發現,電子秤按鍵鍵盤的右下角8個按鈕,標明單價1、單價2、單價3、單價4、單價5、單價6、單價7、單價8,通過將同一物品放置稱上按下不同按鍵,會顯示不同的重量數值。用10kg的標準砝碼測量發現,按下單價1顯示10kg,按下單價2顯示12kg,按下單價3顯示13kg,按下單價8最高可達80%的偏差。
“這個電子秤我通過別人介紹購買的,使用這種秤可以讓我的東西重量稍微多一點,多賺一點錢。”當事人蔣女士說。
本次執法行動中發現,出現此類“電子秤作弊”現象的攤位共有4個。隨后,太平市場監管所對轄區其他農貿市場開展農貿市場電子秤計量檢定專項工作,暫未發現其他農貿市場出現此類問題。
執法人員提醒消費者,根據放心市場建設要求,農貿市場都會配備“公平秤”,如懷疑自己所購買的物品存在缺斤少兩,可當場在“公平秤”上進行檢驗。
雞山社區開展“掃黃打非”宣傳教育活動
為消費者挽回17萬元損失
順德區國資經驗獲得三水區領導點贊
我市召開第二輪“省實體經濟十條”宣貫會 力促各項惠企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老人摔倒受傷昏迷 民警及時救助
溫嶺4家攤販電子秤作弊被處罰
九原區“三支畫筆”繪出美麗鄉村新畫卷
市駕培協會積極將文明交通進駕校“五個一”活動與理論集中教學工作有機結合
【科技】蚌埠華光集團2017年“雙創”工作喜獲豐收
甘井子區院校食堂“明廚亮灶”達標率100%
虞城縣農科所榮獲2017年度河南省農業科研先進單位
安慶市文化館在省首屆相聲、小品、三書優秀作品展演中獲獎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扎實做好機構改革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打造“四最”服務品牌
全省中小學校暑期違規補課專項整治行動取得實效
“花生之鄉”話振興
寧鄉綜治中心視頻會議系統通過國家六級測試
方利旭帶隊參加保密教育輪訓
我市“少年廉校”創建主題活動啟動
來南沙看藝術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