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自治區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部門聯席會議辦公室公布了五個首批廣西養生養老小鎮名單,其中,桂林市秀峰區魯家村、龍勝各族自治縣的龍脊榜上有名,桂林由此奪得兩個名額。
按照規劃,養生養老小鎮區別于行政區劃單元,是以養生養老集中區域或大型養生養老綜合體項目等為載體,以休閑養生、健康養老、生態療養、中醫保健、觀光農業、健康食品等為核心內容的養生養老區域。近年來,在國家層面大力推廣養生養老產業的趨勢下,首批養生養老小鎮的公布也被視作廣西對養老產業的又一次探索。
養生養老小鎮需要符合哪些條件?今后又將為桂林的養老產業帶來什么利好?隨著桂林這兩家養生養老小鎮的公布,這一新型綜合載體逐漸揭開面紗。
1、旅游養生產業設施齊備
盡管坐擁著桃花江中段的美好自然風光,但是曾經的魯家村確實一片荒蕪與邋遢。從發展滯后到廣西特色名鎮名村,魯家村的崛起曾經屢上報端,而這一次再次吸引住人們目光的魯家村,是以“廣西首批養生養老小鎮”的稱號。
22日,記者來到魯家村,陽光正好,一片白墻青瓦之下,桂北特色展露無疑,在來此旅游的游客中,不乏白發蒼蒼的老人漫步在陽光下。為了配合養生養老小鎮的建設,魯家村特意布置了老年活動室,可以滿足老年人群體游客的文化活動需求。此外,作為一個旅游的綜合體,魯家村的餐飲、酒店等設備一應俱全,提供著特色化、高端化的服務。
“其實養生養老小鎮并不僅僅局限在魯家村,而是以它為載體的區域性名詞。”秀峰區民政局副局長王瑛說,“依托魯家新村原本就配套齊全的酒店、醫務室、游客中心等,周邊的養生公寓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也是養生養老小鎮的重要內容。”
與魯家村相比,早已以旅游目的地盛名在外的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也同樣名列首批廣西養生養老小鎮之中。沿著長長的梯田漫步而上,在平安村的老年活動中心里面,老人們玩著三三棋、看著電視,更是讓人體驗著滿滿長壽力量。
“龍脊旅游設施比較完備,近年來著力完善養老服務設施,主干道和步行道增設扶手、無障礙坡度改造,旅游公共廁所等新建的公共建筑設施無障礙建設率達100%,相信能夠滿足到養生養老游客的需求。”龍勝各族自治縣民政局副局長李玉瓊說,“區域內還完成了11個幸福院、五保院和老年活動中心的建設,一些鄉村還建設了老年志愿隊,提供中醫診療、文化娛樂、健康指導等服務,著力解決康壽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平臺設施供給。”
2、小鎮命名有嚴格標準
僅僅是旅游設施設備上的滿足還不能構成“養生養老小鎮”,根據自治區《廣西養生養老小鎮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要符合養生養老小鎮的創建有著從空氣、土壤質量到社會綜合治理能力的嚴格標準。
“在此前邀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對龍勝縣的龍脊、南山、溫泉等8個區域進行的空氣環境監測中,通過連續5天的檢測,顯示龍勝各族自治縣空氣中污染物少,大氣環境質量達到1級標準,而在水質監測中,8個區域的生活飲用水也達到一類水的要求。”李玉瓊表示。而這些標準都是養生養老小鎮的評定指標。
在廣西養生養老小鎮的命名申報評分表內,具備基本完善的養老服務設施是需要達到的基礎分,具體包括新建建筑無障礙建設率達到100%,既有建筑無障礙改造率達到40%,建有養老服務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活動場所等設施;能夠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以及文化娛樂等養老服務,具有獨特的養生養老特色也是必須的;此外,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較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構成了基礎要求,具體則包括整體綠化覆蓋率大于35%,空氣質量優良率每年超過300天,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5%以上,道路鋪裝率不低于95% ,自來水普及率不低于95%,污水、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排放符合相關標準等要求。
“總結來說,就是要具備基本完善的養老服務設施、基本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功能、較完善的基礎設施、齊全的公共服務能力、較強的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同時具有獨特的休閑養生和健康養老特色、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缺一不可。”桂林市民政局社會福利科科長李艷說。
3、養生小鎮中的山水“文章”
根據要求,除了今年公布的五個首批養生養老小鎮外,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都將創建一批(不超過10個)自治區級養生養老小鎮,完善養生養老服務功能,促進養老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提升整體綜合競爭力。
這樣的一塊牌匾,究竟經濟價值幾何?又將帶來怎樣的經濟新業態?
去年我國老齡產業市場總額已達4萬億元,有專家預測,老年產業市場規模在2050年將增至106萬億元。面對這塊大蛋糕,今年6月,廣西也發布了《“健康廣西2030”規劃》,并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健康養老產業。而在桂林方面,截至目前,全市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273家,其中民辦養老機構50家,各類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服務站64個,老年協會1571家。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市場各路資本正積極謀劃布局于養生養老產業。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首批養生養老小鎮有了專屬的“身份證”,背后依托的是養老產業的大發展和桂林旅居經濟發展的獨有優勢。
“根據自治區的政策,以桂林、柳州、賀州為主將打造桂北休閑旅游養生養老產業示范區,在這里面并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養老,而是針對60歲到80歲的活躍老年群體在旅游、養生上有著更高端需求的旅居經濟。”李艷表示,“如何抓住這部分游客,讓他們從只暫住幾天變成過來居住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也是今后所能看到的經濟利益點。”
4、向高端養生產業邁進
顯然,養生養老小鎮的背后,是更大的產業需求,也需要更加高端化的產業建設。
據統計,目前桂林市養老機構床位數24737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24.87張。記者走訪魯家村附近發現,盡管在新村周圍分布著3家養老服務機構,但是卻更多的是服務于當地的老年人群體,整體的設施設備也僅僅滿足基礎需求。
“為了滿足社會上對養老休閑、養老度假等方面的需求,目前秀峰區已經啟動了‘大龍灣·棲息式’社會化養老服務創新示范項目,整體定位為桃花江景區養生養老休閑度假中心,由養生養老居住區、養生功能配套區、綜合性商業配套區三個功能區組成。”王瑛說。
“現在市、縣包括村一級,都設立了相關的養老機構,數量上是可以滿足現階段桂林的養老需求的,不過這些服務都是基礎性的,也就是低端的機構占主體,如果要滿足旅居養老的需求,還需要更好的建設。”李艷說,此外,桂林目前新建起來的以養老產業為基礎的項目,也面臨著養老服務不夠專業,缺乏養老服務人才等方面的制約。
可以說,度假式、候鳥式的綜合性中高端養生養老服務模式,是整個產業所欠缺的,也是最迫切的。“下一步將以創建國家健康醫療旅游示范基地為契機,打造‘漓水清山,養生桂林’城市品牌,構建面向中高端人群的健康醫療旅游產業體系,實現健康服務業和旅游業有機融合,努力把桂林建設成為中國健康醫療旅游先行區、示范區。”李艷說。
未來,在桂林慢慢變老將成為人生的一種幸福。
記者吳思思 文/攝
固鎮縣殘聯超額完成殘疾人個人創業任務
紫云文化公園前鋒渠南延項目工程通水啦
岳陽2017年度十大侵害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
躍進橋下成停車場 管理部門:將向上匯報
縉云農業“零上門、零材料、零郵費”打造農藥經營審批金名片
廣西公布首批五個養生養老小鎮 桂林魯家村和龍脊榜上有名在桂林慢慢老去是一種幸福
戴啟遠在督查河長制林長制工作開展情況時要求大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全方位打造綠意盎然生態美城
鶴壁市衛生計生委開展2017年基本藥物合理使用宣傳月活動
市領導赴秀洲區、海寧調研政法工作
德安縣人民醫院黨總支開展黨建+“踏尋先烈足跡,弘揚民族精神”教育活動
我市召開第二輪“省實體經濟十條”宣貫會 力促各項惠企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老人摔倒受傷昏迷 民警及時救助
溫嶺4家攤販電子秤作弊被處罰
九原區“三支畫筆”繪出美麗鄉村新畫卷
市駕培協會積極將文明交通進駕校“五個一”活動與理論集中教學工作有機結合
【科技】蚌埠華光集團2017年“雙創”工作喜獲豐收
甘井子區院校食堂“明廚亮灶”達標率100%
春節消費拉升物價2月市區CPI重回漲幅2%以上
市中超前謀劃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
大型歷史文化報道《八朝古都》今日與您見面品讀開封八朝歷史 穿越汴梁五代時光